是學霸也是富二代,哈佛新生近五成來自超富有家庭?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掃碼
繼續在永銘國際官網閱讀文章
分享給您的親朋好友更方便
前不久,哈佛大學對2021屆新生進行了一個背景調查,調查包括學術、生活及家庭情況。
超過一半新生參與了調查。
結果發布在The HarvardCrimson校報上。
其中兩組數據,想必大家和小銘一樣,看了也會深感震驚。
1
數據一
越來越多的哈佛學生,都來自精英家庭和富豪家庭。
近30%的新生,其父母或親戚,都曾是哈佛校友。
眾所周知,作為一所享譽全球的頂級學府,哈佛大學簡直是人才培養皿。
它培養了8位美利堅合眾國總統,133位諾貝爾獎得主、18位菲爾茲獎得主、13位圖靈獎得主。
有數據統計過,哈佛大學畢業生平均年薪為146000刀,大多在政、商、科研領域大有作為。
畢業于哈佛的人,不說人中龍鳳,也不說天之驕子,但一定是不折不扣的精英。
而精英的成功,從來不止是令自己受益。他會讓整個家庭,都因他而正向發展。
因資本驚人,資源過人,見識又超人,哈佛校友的孩子被哈佛錄取的概率自然也非常高。
數據二
除了上一組數據,還有一組數據是關于2021屆哈佛新生的家庭經濟收入的調查。
據統計,在新錄取的3成哈佛家庭新生里,46%來自超級富豪家庭,比例遠超去年的26.6%。
這說明,在更大的概率上,父母學歷越高,經濟能力越強,孩子的教育資源越好,成為精英的概率也直線提升。
有些人會說,這只是哈佛的特有現象。
其實這并不是特例,在我們國家,同樣存在這樣的概率。
2
根據《我國高等教育公平問題研究》報道稱,中國重點大學農村學生比例,自1990年代起不斷滑落。北大農村學生所占比例從3成落至1成。清華2010級農村生源僅占17%。
研究人員總結說:隨著高考競爭激烈程度的提高,考生的高考成績除了與考生本身努力有關之外,考生所擁有的社會資源、教育資源也至關重要。
這就是為什么,天價學區房要買、重點學校擠破頭要進、輔導班再貴也要上……
現如今的父母,相較于上一代為人父母者,他們在撫養孩子時投入了更多的時間和金錢,無論身處哪個社會階級,這一趨勢都變成了普遍的存在。
他們深諳“教育的真像”,越來越多的父母更是將西方先進教育作為規劃的重中之重。他們或準備送孩子留學海外或計劃就讀國際學校。
3
當越來越多的父母把出國留學提上日程,但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是否能融入西方的教育氛圍,又成了一個問題。
和中國的傳統教育不同,西方或者說歐美國家的教育體系和教育理念都和國內有著千差萬別,很多的大學留學生紛紛反映,到了美國、英國后,出現了明顯的不適應,從來不知道團隊合作,也不知道要上講臺進行演講,有時老師上課后布置的作業是閱讀幾十本的書......這些都成了中國學生到國外求學的壁壘,直到大二大三,他們才會逐漸開始適應歐美的教育方式,失去了很寶貴的大一的良好學習時間。所以選擇大學開始出國,真的是一個好時間嗎?
事實上,讓孩子越早接受到國外的教育理念,對于他個人的整個三觀的塑造都是有好處的。國外的教育注重培養孩子的思維方式和習慣,無論以后從事什么樣的職業,這些好習慣都將會陪伴他一生。
因此,在孩子小時候就開始規劃海外教育,是明智的。
教育是一筆大的投資,面對各個家庭,不同的孩子,如何更合理的制定方案,更省錢更有效的達到教育本身的以及相關的目的其實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永銘國際海外教育規劃專家指出:
海外教育規劃倡導教育移民即“先移民,后留學”的理念,用更低的費用就讀國際學校,名校錄取率更高,個人身份資源更廣,為您的子女享有更多教育及就業機會做好國際人生規劃。
若你奮斗不息,孩子必定默默效仿
若你站在高處,孩子必定隨后就來